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
李家超先生
李家超指,中共20大報告中有不少亮點,當中最鼓舞他的是多次提及「一國兩制」和有關香港的論述,充分表現了中央對「一國兩制」事業和港澳工作的高度重視。他說:「今日的香港站立在新的歷史起點,亦是我們聚焦發展開新篇的關鍵時期,20大報告涉及港澳的內容非常豐富,是我們未來工作的行動指南,而當中亦對『一國兩制』實踐作出了精闢的論述,是推動香港發展的定海神針。」

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
陳國基先生
陳國基表示,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中國共產黨和祖國的發展進程帶來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他引述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在這偉大事業中,香港除了作為見證者、受惠者外,更須更深、更廣、更好地發揮參與者、貢獻者的角色。未來五年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期,行政長官在10月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正就此為香港謀劃全面發展藍圖。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
陳冬先生
陳冬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對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作出精闢論述,為香港書寫由治及興新篇章指明了前進方向。第一,堅定長期堅持「一國兩制」的制度自信。「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彰顯了中華民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智慧和氣魄,為國際社會解決類似難題提供了全新方案。25年來,在中央的堅定支持下,香港成功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東方之珠魅力不減,活力四射。第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毋庸置疑的最高原則。第三,切實增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的歷史主動。當前,我國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香港社會各界要抓住這一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全國政協常委
林建岳博士
林建岳認為,二十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對香港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在國家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構建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中,將提供香港新一輪騰飛的機遇。香港須全面對接國家規劃,充分運用好「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規劃的機遇,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擔當、發揮更大作用,共擔民族復興的時代責任,共享國家富強的偉大榮光。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譚耀宗先生
譚耀宗認為,中共二十大報告指明未來發展方向,香港必須在破解深層次矛盾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多下功夫。政治方面,他認為社會要多進行國情教育,讓市民建立身份認同,主動維護國家根本制度,特區政府制定政策時亦應更多考慮如何和內地制度銜接,做到政策互聯互通,才能人心相通。司法方面,香港普通法體系連接世界,隨着融入國家發展不斷深入,應建立一套和內地法律協商或者連接的體制,不僅能幫助各行業進入內地市場,也能為國家法治建設貢獻力量。二十大報告提到解決台灣問題及推進祖國統一,這也是香港肩負的責任,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越成功,越有利和平統一台灣,越有利人心回歸,因此香港未來任重道遠。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立法會議員
吳秋北先生
吳秋北認為,二十大內容提出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鞏固法治核心價值、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香港特首李家超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與這些內容相呼應。此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又重申了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支持香港發展八大中心,對接國家戰略,增強發展動能。他相信香港只要背靠祖國,發揮獨特優勢,一定能開創更美好的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