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廣州荔灣,總會聯想到「西關大屋」、「西關大少」、「西關小姐」等。究竟甚麼是「西關」?荔灣又與西關有甚麼關係?原來,荔灣區位處古城廣州的西郊,因而有「西關」之稱。打從明清時期開始,西關就是廣州的商貿中心,聚集了許多名門望族、官僚巨賈,生活富貴風光。今天想體會一下昔日西關的風情,便不得不到荔灣博物館走一趟。
按一按 速覽考察!
1. 荔灣博物館
📍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逢源北街
廣州荔灣博物館成立於1996年,以收藏、陳列和研究荔灣地域的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為主,是廣州第一間區級博物館。要看西關的建築特色,感受歷史文化變遷,這裏是不二之選。
在荔灣博物館內,有一間「西關大屋」,內裏一磚一瓦,都是仿照昔日西關富人所居住的大屋製造,非常仔細。西關大屋建築面積有278平方米,呈「三邊開」格局,即橫向正面一個大廳,旁邊有兩個房;直向則有多個大廳,廳與廳中間有天井接連着,一族幾代人都可以住在一起。
當年,富商名流走南闖北,甚至漂洋過海,再帶着西洋的文化回來建屋,因此西關大屋都包含了各地建築藝術的精華,其中最富特色的可算是滿洲窗了。正方形的窗格是以許多五光十色玻璃鑲嵌而成,工序十分複雜。據知,光是一個仿造的滿洲窗就耗掉了15人合共10天的工時,可見工藝的複雜程度。
那麼,聞名的「西關小姐」住在怎樣的房間裏呢?在博物館裏同樣可以找到答案。西關小姐是老廣州商賈千金的統稱,她們是條件優越大家閨秀,代表接受新思想,典型又時髦的女性。西關大屋內有一個房間,高度還原了西關小姐的卧室:有床、梳妝台、洗臉盆,還有古老的木鋼琴,凸顯出西關小姐的高貴和優雅。
西關小姐的閨房及房內的滿洲窗
除了西關大屋,荔灣博物館內亦有一座融合了中西式建築元素的三層大宅,這就是清末民初的實業家、廣州總商會會長陳廉仲先生的故居(也稱陳廉仲公館)。
陳廉仲與兄長陳廉伯當年是廣州的顯赫人物,出身名門望族,後來在廣州沙面的匯豐銀行擔任買辦,同時經營昌棧絲莊,幾乎壟斷了廣東生絲買賣,加上銀行、當鋪等生意,是廣州顯赫一時的巨商。陳廉仲故居以西式純白建築作外在設計,極為雅緻。西式大宅外連着一個中式庭園,同樣顯出富貴人家的氣派。

陳廉仲故居
荔灣博物館內值得參觀的建築物還有蔣光鼐故居。蔣光鼐是抗日將軍,對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有着重要貢獻。他的故居樓高三層,以磚木構成,屬當年典型的西方式建築物,從這座建築物的外型格局可以感受到當年他作為軍中名將的風采。
蔣光鼐故居
💡 思考點:
- 這裏的建築有甚麼特色?
- 這裏怎樣反映中國的商業發展史?
2. 泮溪酒家
📍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151號
荔灣博物館附近的泮溪酒家,得名於附近的小溪,是廣州三大庭園酒家之一,其來頭不小,就連國家領導人亦曾在此宴請外國來賓,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於2023年4月到訪廣州時,也曾特地前來泮溪酒家吃「一盅兩件」。
泮溪酒家由中國著名園林建築師莫伯治設計,充分展現了嶺南庭園特色,配以不同的假山魚池、曲廊、湖心半島餐廳及海鮮舫等,佈局迂迴曲折,配上荔灣湖景色,風景美不勝收。
廣州人飲「早茶」習慣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據說早在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廣州時,就曾與貼身侍衛上過茶樓飲早茶。從以前到現在,飲「早茶」也是廣州人普遍的社交方式,來到廣州荔灣,不妨到訪泮溪酒家,感受一下何謂「食在廣州,味在西關」。
💡 思考點:
- 廣州的飲食文化是怎樣的?
- 這與香港的飲食文化有相同點嗎?